甘肃创新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热线:15682868912
0931-4619784
党建中心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 党建中心

正确认识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的内在逻辑

所属分类:党建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2-09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基础上,以宏阔的历史视角、深邃的历史思维,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这五个方面的历史意义,体现**的初心使命,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蕴含着深刻的唯物史观意蕴,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其内在逻辑。

       在人的解放与社会解放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是人类的崇高追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鲜明提出人的解放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现实性,人的解放以社会解放为前提,人的解放促进社会解放,人的解放与社会解放具有内在一致性。从人的解放角度看,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从社会解放的角度看,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百年奋斗证明,只有将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统一起来才是康庄大道、人间正道,那种将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相割裂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非但不是“历史的终结”,反而由于无法摆脱其内在困境而不可避免地成为“终结的历史”。

       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中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重推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同时我们党也高度重视理论指导。**用自己的百年奋斗探索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为主要代表的**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上,使**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百年奋斗所彰显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大借鉴价值。

       在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中把握。带领人民推进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而自我革命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社会革命的客观需要。**之所以能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执政党,根本原因就在于党不但能够...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一百年来,党始终牢记**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淬炼自身,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始终保持党的**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为核心的党**坚强**下,**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打虎”“拍蝇”“猎狐”以重塑党的肌体,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新成果武装全党以补足精神之“钙”,用制度扎紧拒腐防变的“笼子”,党的自我净化、自我**、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巩固,消除了党、**、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在民族解放与**大同的辩证统一中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的**历史观,揭示了民族解放与**大同辩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一百年来,**和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找到了实现民族解放与**大同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也在推动**共同进步,有效规避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原生风险和负面效应。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高举正义的旗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新型**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不断为维护**和平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而且拓展了发展中**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Copyright © 声明: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16003659号-1    网站地图    RSS    XML    城市分站:  甘肃  兰州  青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86号